谁说非遗与你相距“千里之遥”?6月4日-6月6日,丝绸苏州2021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D1馆隆重举办,越来越勇于走出“舒适圈”的非遗传承技艺,在沉浸非遗展区一一亮相。而这其中,最亮眼的,当属以一百多条风格多元、花型精美、质地多样的缂丝面料“围墙而建”的文康苑缂丝艺术馆。
文康苑缂丝艺术馆由非遗传人吴文康所创立。吴文康一直致力于缂丝的研究,在花样设计和传统品种开发上,以及保持古远的传统特色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百余个新产品。作品具有观赏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价值,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饮誉市场。2007年,他所创立并领导的苏州西部民间缂丝织绣厂被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江苏省缂丝传承基地”。
此外,现场的一款以蚕茧手工缝制而成的产品也让我们眼前一亮。而除了技艺属性强的产品之外,从那些点缀原创花型、更轻薄的缂丝产品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它们与时尚的紧密连接性。
如同绝大多数非遗技艺一样,如何持续传承是头等难题。在文康苑缂丝艺术馆中展示了许多的缂丝收藏品、工艺品,而这里,也是让更多人认识缂丝、感受缂丝之美,从而推广缂丝文化的平台。除了企业官网上的缂丝知识科普,文康苑大力加强与院校机构的合作,包括针对高级院校的缂丝专业知识、结构剖析,以及针对小学生的缂丝文化体验活动。
“前几年,我们会以免费提供材料、以及帮助售卖的形式鼓励学生们来学习缂丝,那时候开始也涌现了一些售卖缂丝产品的微商,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人因此认识了缂丝,但也有人错误的把缂丝与苏绣混淆去传播,让更对人对缂丝文化产生了误解。这也是我们重新从工艺品、收藏品回归日常生活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缂丝与年轻人的生活相结合,吸引他们对缂丝产生兴趣。哪怕最后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会因此选择来学习缂丝,那也是一种成功。”